从前的日色变得慢,车、马、邮件都慢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。从前的锁也好看,钥匙精美有样子,你锁了,人家就懂了。
这段话是出自诗歌《从前慢》。后来被改写成网络流行语:从前车马很慢,书信很远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。暂不讨论诗歌表达的意境,我单纯觉得,写信这种沟通方式,在某种意义上来说,真的无法用微信短信替代。
现在的网络很发达,早已经过了写信的时代,想要联系家人朋友,打电话发视频都很方便,而且有图像有声音,会让我们更有见到真人的感觉;以前写信的时候,开始也总习惯的一句,见字如见面。
尽管如此,写信还是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。
其一,它可以让我们有充分的时间思考,想把表达的意思全部表达出来;
其二,避免尴尬交流,我们打电话或视频的时候,可能会遇到很多次无话可说的情况,这种情况下难免尴尬,弄不好这一次视频就是最后一次视频了。而写信能很好的避免尴尬,避免冲突;
其三,避免情绪冲突,网络的交流都能把架吵起来,但是写信不会,最多把信撕了烧了。
用文字叙事的过程,本身就是个冷静的过程,即便有摩擦的意见,没有看到本人,也很难产生这种愤怒的情绪和举动。这都是写信的好处,但坏处还是有的,就是太慢。
最近要和父母沟通一些关乎家庭的事情,其中包含了一些矛盾和误会,因为和父母不在一个城市,因为时间工作安排一直没有好好的沟通过,最多的通过微信发下信息,很多次都是父母自说自的,我只是应声附和。
这让我想起了朱自清《背影》里,作家收到父亲写来信的心情了,当年没有微信电话,只能用写信的方式,每每收到一封信,都是倍感的珍惜。很显然,现在通信方便了,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淡薄了许多。
想在过几天的时间,趁着工作休息的时间多点,回一趟老家,就算不谈家庭的一些琐事,看看父母也是好的,当然能尽可能的把误会解开,减少担忧,弱化矛盾,那是最好不过的。
写到这里,我也有点理解诗歌《从前慢》里,所表达的那种心境了,写信能知道彼此挂念着对方,就是有情绪也能用充裕的时间消化掉,在一来一往的回信中,也都能理清自己的思绪,知道问题的核心是什么,知道对方最关注点是什么,也就有了对应的解决矛盾的办法。
写信,看来有需要,看来又没什么需要,网上不是有这么一句话:没有一顿火锅治愈不了的事,就是有,那就两顿。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