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必求其心得,
业精于勤。

余光中都是你

对于余光中先生印象最为深刻是他的那首《乡愁》,这首诗道尽了余先生对故土的眷恋:

小时候,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,我在这头,母亲在那头

长大后,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,我在这头,新娘在那头

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,我在这头,大陆在那头

这首诗借助邮票、船票、海峡等倾述了先生对祖国大陆对故乡的恋恋不舍、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渴望。

先生一生从事诗歌、散文、评论和翻译工作,梁实秋大师曾评论他说:左手写诗,右手写散文,成就之高,一时无两。

余光中先生写诗写散文感情都很细腻,既真挚又强烈,看似缓缓流露但又浓得真切。读先生的作品犹如品酒一样,时间愈久发酵的时间愈长,酒香更能沁入心脾,令人久久不能忘怀,回味许久不能散去。

《余光中都是你》中共收录了先生五辑30篇佳作,先生写寻常日子,写生活趣事,写读书乐事,写奇妙世界,他说:从从容容地过日子,看花开花谢,人来人往。

这本书,正巧和他的名字重合,可以称得上一语双关的最高境界了吧。我等语言匮乏之辈,找不出更丰富的词语来表达对这些文字的赞誉,认真来说,它们好像也没有对我的生活造成过多影响,我也没有对它们热爱到极限的程度,很纯粹地,喜欢、想读。

读书人都是爱书的,嗜书如命。人们都说“书非借不能读”,一些好书绝版书被朋友久借不还,“我愤怒得考虑写一篇文章,声讨这批雅贼”,却发现自己也未能尽免“雅盗”的作风。

很早之前看过先生的《听听那冷雨》一篇,文中写尽了雨的缠绵,雨的凄冷。春寒料峭乍暖还寒,雨淅淅沥沥的“就凭一把伞,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,也躲不过整个雨季。”

冷雨中的思念,冷雨中的哀伤,无不给人以深深的感叹。一场听雨,让我们听到了作者内心的乡愁以及前尘隔海、沧海桑田的忧伤。作为一名游子,期盼的是能回到母亲的怀抱,然而这时间太长,长到等自己意识到这些时已然两鬓斑白。

“你的眼睛可真好看, 里面有晴雨、日月、山川, 江河、云雾、花鸟, 但我的眼睛更好看, 因为我的眼里只有你。”

生活,或者说社会,是一座硕大的宝库。对于想要认真写字、写文的人来说,是最大的输入源头。认认真真品味生活,感悟生命,无论顺境逆境,坦然面对,不过份纠缠。保持赤诚之心,下笔时自会文思泉涌,如神助攻。

阅读,读他人,更读自己,愿我们总能有美妙的文字相伴,可攀高峰、也可跨低谷。在这热热闹闹的人世间,快快乐乐每一天。